close
作者: 【記者萬博超/台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2年1月2日 上午1:20






熱、燥症、陰虛,濕熱體質者,冬季飲食需留心。中醫師楊仁鄰表示,這4類體質,不太適合溫補性太強的藥膳。


中醫師楊仁鄰在一場講座中指出,熱症通常會面紅耳赤、口唇乾燥,口渴飲冷,小便短赤、大便燥結;燥症則舌喉咽乾、小便少、皮膚乾燥;排便燥結;陰虛則多見於更年期、慢性肝炎、肺結核、放射治療後;肝膽濕熱體質同樣也不適合溫熱太強的藥膳。


對於需要清熱化痰及利濕的民眾,中醫師表示,多補充白菜、蘿蔔、菠菜;而相對虛寒的民眾建議在飲食中加入生薑、胡椒等調味品。


中醫提到,清熱利濕,民間常見用白菜、白蘿蔔、菠菜等具清熱化痰生津的養生效益。對於體質偏濕熱者,中醫師也多建議吃去除體內濕氣的食物如豆芽菜、大黃瓜等。但偏虛寒者,不一定要吃大量瓜果,反而需要較溫性的食物。


熱、燥症、陰虛,濕熱體質者平常飲食方面,中醫建議,宜清淡。油炸、燒烤、沙茶、麻辣鍋及酒等辛辣厚味均宜忌口。


體質燥熱者在蔬菜五穀類上可選性味偏於清涼退火的食材。


生活上,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,以排解負面的情緒和過度的壓力,也有助清熱化痰。尤其充足的睡眠,對除去壓力、焦慮不安及不穩定情緒有幫助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道美 {亮媽 } 的頭像
    林道美 {亮媽 }

    亮媽部落格

    林道美 {亮媽 }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