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 


 


現實生活中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境界,需要細心思考,


然後有所感受,這就是在做出分別。思想分別內、外面的境界,


時時刻刻不斷地生滅,永無止息,


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念。



佛陀在世時,有位求道者來請教佛陀:


「如何面對惡人無理取鬧,或逞強欺善?」


佛陀的回答很簡單:


「觀,觀如月。雖然是很壞的人,但是把他當成月來觀想。」



求道者又問:「那又如何面對善知識?」


佛陀同樣回答:「觀,觀如月。」


求道者說:「您說的話太簡化了,能不能再詳細解釋,


為什麼面對惡人與善人都要『觀如月』?」



佛陀微笑地為他詳解:面對惡人,


不要與他對立,針鋒相對必起衝突。


所以就觀想,月圓之後就開始缺蝕,


慢慢地月亮就會從天上消退了。



同樣的,對於惡人退一步、忍一下,


他自有因緣果報,終會如月漸蝕而消退不見。


對於善人,則如月初時,月亮慢慢從缺而圓,


這就像善知識的德行增長,日日累積而至圓滿。



這是佛陀教育我們如何觀察別人的態度,再反觀自己,


是否也能如圓滿的月,做他人的善知識?



我曾聽一位父親分享:過去他的脾氣很壞,常犯錯誤、


人生過得很糊塗,兒子還將他比喻為「暴君爸爸」,說:


「喝酒打人,不喝酒也打人,聽到爸爸回家,大家都要先迴避,


如果來不及躲開,就地趴下還比較安全。」



後來這位爸爸投入志工行列,歷經許多人事訓練,


慢慢改變自己的脾氣。


有一次他到醫院做志工,


在加護病房外幫忙病人家屬換穿隔離衣,有位中年人神情不好,


他就多加關懷,問:「先生,你來看誰?」


中年人說:「我是來看我爸爸死了沒?」


他就說:「醫院是要把人救活啊!怎麼是看你爸爸死了沒?」



這位中年人向他吐露心聲:「我是個受害者,我爸爸很壞,


喝酒要打罵,不喝酒也要打罵,


我們對他實在很無奈,也沒有一點感情。」


這位志工聽了不禁想起,他兒子也說過同樣的話。


幸好他已經知道應該朝什麼道路走。



如何累積德行,佛陀教導五個方法,以信、戒、


聞、施、智慧去惡從善;


為人要有正信,能夠守戒,也就是守規矩,


還要多聽聞、行佈施,才有智慧,這就是人格成長完滿,


像月初到月圓的過程。



人生不怕錯,只怕不改過,令人擔心的是,


原來善良的心受到惡知識、壞朋友的拖累、影響,


帶往錯誤方向,讓圓滿的月漸漸缺失損德,這是很可惜的事。



我們要時時用心觀察自己的心,也要觀察外在的善、


惡知識,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中,處處都是心靈道場。




圖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 我會馬上刪除!


 


 


 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道美 {亮媽 } 的頭像
    林道美 {亮媽 }

    亮媽部落格

    林道美 {亮媽 }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