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坐入門1
序
此下是余遊紐首次弘法之講稿,由黃怡霖師兄所請,定名「慈恩靜坐班入門ABC」,每次三天。首在孫師兄家舉辦,後鄔兆康居士請於其府上再辦。今能印出,亦是吾雪泥鴻爪之紀念。
余生也苦,長也難。五歲時即已與家人避難鄉郊。家國之苦難,接踵而來。歌云:「我們在苦難中成長。」正是寫照。未能受良好教育,未能享穩定親恩。十六歲赴香港為勞工,三十五歲聞法師言菩提心,慕發菩提心而出家。來紐至今,不覺十餘載已過,七十垂暮矣。師友凋零,問學無由,道業未成,每念及此,不覺悲從中來。
嗚呼!人生得一知己而無憾,今孫師兄白師姐,許師兄莉莉,王阿闍黎全家非吾之知己乎!
懸智 於二零零三年癸未佛成道日
靜坐入門(一) 懸智法師
我們可以叫我們這個班做Meditation ABC。為什麼要用英文表達呢?因為我們在外國人的地方,有時要接觸到外國的文化。從一個Beginer,就是初學班,進步到practitioner練習班,再進一步參加retreat,就是中國人講的禪七。日本人講的接心,那麼你就成為一個正式的“禪者”。禪者就是zener。那麼從一個禪者,再進一步,你就可以變成一個悟者,悟者就是enlightened man。
但是你從悟者再學,你可以變為一個禪師,就是master。我們不能輕視每一個人,我們將來當中,有人變成master,或者變成great master,都沒有定規的。這就是我們課程的進度表,從Beginer到master。我們來到西洋人的地方,西洋人有一句諺語,英文我不記得了,但是中文是這樣講:“偉大的事業,在於健全的精神,健全的精神在於健康的身體。”所以在現今的國家裡邊,因為其他的都比較完美了,這個保健,就成為現今國家最熱門的話題。就是人怎麼樣保持他的健康了。
所以各種的課程,各種的班都開出來了,什麼yoga,什麼健康舞、鬆弛法、太極拳,種種大型祈禱。總結各方面的意見,認為一個人要享受一個快樂的人生、完美的人生、幸福的人生、健康的人生,有四點是最為重要的。第一是營養,要有適當的足夠的營養。第二就是休息,要知道很好的休息。第三就是運動,第四就是修養了。
前三點是講身體的,後邊是講心靈的。最重要的是心靈。所以最流行的一個話是relax,就是放鬆。為什麼要做這種運動呢?因為現代人承受各種的精神的壓力,這種病是在文明進步社會國家最常見的病。因為西方人,他的文化是注重人的進取,必然大動,所以什麼狂熱的Disco,什麼驚險的波浪板,大行其道。
在這個心靈的修養方面,宗教家有提供他的方法,基督教、佛教、道教或者儒教都有提供他的方法。哲學家有提供他的方法,醫學家有提供他的方法,心理學家有提供他的方法,但是在這麼多的方法之中,最有價值,最有功效,最能夠普及,最容易實行,而且不花錢的,就是坐禪了。就是zen。沒有一個方法比坐禪有效,或者有價值,或者能普及,或者容易能實行,而且不花錢。
我們現在這個叫坐禪,進一步叫“參禪”,或者講禪定、三昧、靜坐,現在流行的名詞叫氣功。如果你是一個學生,你學坐禪可以開發你的智慧。昨天和一個人討論,就是外國人禪宗的班頭,他說科學家研究到我們人的大腦,所用的不過是十分之一,還有九分都沒發展出來,所以坐禪是發展我們智慧的一個最好的方法。
如果你是一個事業的主管,外國人叫Businessman,可以發展你的創造的能力,所以在日本,松下,或幾個大的企業公司,每年都要把他經理級以上的高級職員,送到黃蘗禪寺裡面去練習坐禪。他認為這種坐禪的方法,可以開發他公司裡面的高級職員的創造力,那麼醫生呢?
如果你學坐禪可以發現人體的構造。在中國以前解剖學是不發達的,但是全靠打坐內觀而觀察到身體的脈道,就是現在針炙用的脈道圖。在幾十年前,西方人不承認中國人這個系統的,他只承認有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,但是這個氣脈的系統,經過現代科學家的研究才知道,原來中國人講的是對的。
除了這兩個系統之外,還有一個氣脈系統。那麼修道的人可以發現自性,你講自性也好,佛性也好,你講神也好,就是外國人講God,但是這一種是宇宙的本體,科學家、哲學家、宗教家都介紹給我們知道,這個宇宙除了現象界之外,還有一個本體界。但是這個本體怎麼樣進入,或者怎麼樣體驗呢?他沒有一個辦法,他提不出一個真正的辦法。
所以只有佛教和禪宗的祖師,他提出一個人如何進入宇宙的本體,或者發現你的自性,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。總括來講人人學了這個,可以增加處世的定力,加強辦事的耐力。所以這種極寶貴的經驗,是人類最智慧的精華。各位在座的人,只要你淺嚐一羹,只要你試一試,嚐一嚐它的滋味,以後叫你不要來參禪都不可能了。
總說呢!可以安定心靈、增加能力、健康身體、去除疾病、安祥人生、和睦家庭、社會、和平世界,以至最重要的,是我們的目的∣∣離苦得樂、明心見性、了生脫死。在以前的時代裡邊,中國人有三個寶貴的東西,不肯輕易示人的,就是不肯隨便給人知道,或教給人家。那三種東西呢?一種就是︽易經︾,一種就是坐禪,一種就是太極拳。
以前在禪堂裡邊是不允許有女性參加的,都是男性。但是這種方法,我們到外國人的地方,或者在現在來講就改變了,不理你女性也好,男性也好,小孩也好,老人也好,都可以來學。從了義來講,大道無男女,我們所學的是佛心,佛心是不分男和女的。
那麼中國人還有一個奇怪的傳媳不傳女,為什麼要這樣呢?他說媳婦是我小孩的太太,她屬於我家的人,如果傳給女兒呢?不對了!她嫁給人家去了,做了人家的人了,把我這個東西都偷去了。還有傳二不傳一,是傳第二個小孩,不傳第一個小孩的。好像基督教一樣,在︽聖經︾裡邊,以撒是大兒子,但是上帝不撿選他,撿選小的叫亞各,為什麼要這樣呢?這個道理我們不知道,但這是一個事實。
好多人認為,你學打坐,學禪法是佛教吧!我今天最明白的告訴各位禪法是不屬於教的,而且每個宗教都要學習禪法的。外國人講的Meditation,天主教派他們的神父和牧師專門來學參禪的方法,而且寫成好多的書。
基督教也積極發展基督教的Christian meditation,就是指導基督徒怎麼樣去坐禪靜坐。佛教的Meditation有從落日觀一路觀到十六觀。基督教的觀想是從馬槽觀到十字架。但是這種方法,因為基督教剛剛才起步,他的方法、內容的充實,那就沒有佛教這麼多,甚至於印度教也比不上了。這個是講教外的,就是不管你那一個宗教,你都要學這一種。
講教內的呢!我們知道中國大乘佛教有八宗,但是這八宗到現在講修的,就成了三宗了,其他的就是光是講它的修法就沒有繼續保持。普通來講,就講﹁天台宗﹂,﹁天台宗﹂的教義現在好多法師都學的。但是他修的時候,他不修﹁天台宗﹂。﹁天台宗﹂是修止觀的,但是他講:「我﹃教演天台,行修淨土。﹄」他修唸佛法門去了。
﹁唯識宗﹂是最高深的心理學,他研究的是超過現代心理學的程度,但是你問他,請問你﹁唯識宗﹂是怎麼修呢?他答不出來了。其實﹁唯識宗﹂是修唯識觀的,但是好多人把他改成了,學太虛大師一樣「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」,他是求生彌勒淨土,等於和西方淨土差不多了。那麼講修行的是那三宗呢?只有﹁淨土宗﹂、﹁禪宗﹂和﹁密宗﹂這三宗是講修的。實際去修的,還有﹁律宗﹂,但是﹁律宗﹂是通於八宗的,每一宗都要修律的,所以我們就不去講它。
所以你學﹁淨土宗﹂也好,你一定要學坐禪,你學﹁密宗﹂的也好,一定也要坐禪,你學禪宗的,更加要坐禪呀!因為這是你的本行,當行的。但是我們要了解,禪定和禪宗是不同的,禪定用英文來講是Meditation,禪宗用英文來講是wisdom,在六度裡邊,禪定是第五度,但是參禪是第六度的般若法門。
那麼上面講的是一個泛論,現在入題,就是講靜坐須知,你要學靜坐應該知道的基本常識。參禪是一個正行,現在我們學的是一個加行,加行是一個預備功夫,等於我們做運動的熱身運動。還有後行,後行就是講我們怎麼出定,怎麼收功、下坐我們要做些什麼工作,我們所要注意的各種方面。
現在第一呢!先講姿勢,就是posture,我們佛教有兩種姿勢是最基本的,一種就是禮佛的姿勢,一種就是坐禪的姿勢。禮佛的姿勢,我們中國人用的是五體投地。什麼叫五體呢?兩個腿、兩個手,再加上我們的頭,叫“五體”,五個體投到地下去,這是最恭敬的叫頭面接足禮,這是一個常識講給大家聽,如果你的平輩,不須要向他行禮,我們用的是問訊,如果他是你的晚輩不要去問訊,最多是合掌。
如果是你的師父,高一輩的,可以行頭面頂足禮。如果是佛要行三次,就是要三拜,但是人呢!不要三拜,一拜就可以。就是有時說客氣話,頂禮師父三拜,這個師父都講一拜。而且我們不要以為有人頂禮我,有人拜我是好的話,那就錯了。拜的人是好,你受的人是吃虧了,搞得不好你的福氣賠了去了。你不知道這裡邊有做皇帝的,有做總統的,你不知道呀!
那麼我們學禪的人有什麼行儀?根本我們學禪的人不要注重這些普通的禮節,也不要什麼拜啦,或者怎麼樣的,不須要的。我們就點個頭,或者不理不睬的。在禪宗的人,坐在隔壁的,坐了三年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,你也不知道我的名字的。鼻涕流到下面來,都不知道去抹一抹。你問他上邊是什麼佛,我不知道。這一種就是把我的頭,我的頭是最尊貴、最尊重的地方,頂禮到佛的足下,就表示我最恭敬的頂禮。
達摩祖師是印度人,到中國遇到一位皇帝叫梁武帝,話不投機半句多,就一葦渡江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。就是他對著那個壁打坐,他也教好多徒弟打坐。但是打坐也有好多弊病,將來我會提到,有一種就是昏沈,就是睡覺。他講這是因為缺少運動,精神不能振作起來。
現在我教你們把印度的瑜珈教給中國的僧人。中國的僧人就不叫“瑜珈”,叫羅漢十八手,或者叫少林拳。但是這麼多瑜珈的posture,Asana Yoga,只有一個posture中國人不歡喜學的,其他的都願意學。這一個posture就是把你的頭頂在地下,把你兩個腳豎到天空去。中國人講這個我不要學,為什麼呢?中國人讀的書:氣之清清者上乎為天,氣之重濁者下沈為地。我這個頭是天,我這個腳是地,我不要把這個天搞到地那裡去。
但是這一種尊貴禮是屬於佛教的,我們中國人的禮不是這一種,印度人的禮更不是這一樣。印度人叫“胡跪”,胡就是外國人,等於現在講洋,洋就是外國人。這個胡跪是跪一個足的,不是兩個腳一起跪的,是跪一個足。中國人呢!周公訂的禮。我們現在很舒服很自由啦!如果我們年紀大,你們女小孩就比較辛苦啦!周公的禮,那要三跪九叩。
這個問題,康熙皇帝八十歲大壽的時候,英國人派專使來賀他生辰快樂,帶著禮物來。中國的禮賓司官員,就和他講,你見我們皇帝要怎麼見,他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見。他說我教你要三跪九叩,什麼叫三跪九叩搞不清楚。他說你先跪下來,跪一次要嗑三個頭,這個頭到地下還要咚咚咚要響頭。那個外國人講,唉呀!這個好難辦,不行不行,我們見女王是跪一個腳的,我們英國人沒有跪兩個腳,就是頭先我講的胡跪。最好的時候,女王把他的手給你吻一吻,那是你最光榮的。你中國人叫我跪兩個腳沒有關係,但是這個頭在地下咚咚咚,唉呀!這個英國人到中國來他不肯去。
到了皇帝生日的時候,康熙皇帝講,你講英國人有送禮物來,怎麼沒有來?那人講生病了。這個頭面接足禮,在西洋文化裡邊我們也時時看到,在︽新約聖經︾講馬麗亞用她的頭髮去擦耶蘇的腳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頭髮是在最尊貴的頭的地方,我把我的頭髮擦到耶蘇的腳,這個就是頭面接足禮啦!這是頂禮的一個姿勢。
但是坐禪呢?叫“五心朝天”。頂禮叫“五體投地”。坐禪為什麼要叫“五心朝天”呢?因為我們這兩個腳心,屬於兩個心,如果你坐禪的時候,這樣的話,那這兩個腳心就是朝天了。再加上你兩個手心朝天,還有加上你的頭,頭心這叫做“五心朝天”。這一種我們簡單的講叫雙盤。外國人學還要難了,因為他坐沙發坐慣了。
我們要知道中國人在唐朝的時候是沒有椅子的,都是坐在地下的。在古代我們聽過成語割蓆絕交,兩個小孩在那唸書,是坐在地上的蓆子上面,一個小孩聽到外面有音樂趕快到窗口去看,另一個小孩講你這個朋友唸書不專心,把這個蓆子割開不要和你做朋友。
所以日本人承受我們唐朝文化,都是坐在地下的,沒有什麼椅子。但是有一個几是放茶放東西的,所以日本人的女小孩從小開始就要學坐在地下。但是她不是這樣坐,是坐在兩個腳的後跟上面。
我們現在講叫“金剛座”,也可以做坐禪的一個姿勢,也可以“三昧坐”、“吉祥坐”、“蓮花坐”……很多名稱,把我們搞得頭昏腦漲,我們就把它叫做“雙盤”好了。如果你雙盤不行呢!你就“單盤”好了。如果你單盤不行,那就“自然盤”好了。
如果你自然盤還不行呢!你就坐在那裡可以了,但是腳要平坐。你坐的時候,不要一個人都坐在椅子上,要坐一半叫半坐。兩個腿要跟坐的椅子平衡,但是你兩個腳一定要踩到地下,不要懸空。用術語來講叫“搭通天地線”。我們這個腳是地線,我們這個頭就是天線。
所以閉關修行的人,不能叫他一天到晚在樓上的,一定要給他一個院子給他走的,他走的時候腳可以踩到地氣。如果不是這樣,久的時間他的腳一定會腫起來,一定會生病的。因為一天到晚在樓上是不行的,一定要通到地氣。還有睡禪和行禪,睡禪就是睡覺的姿勢,行禪就是walking meditation,但是這一種你慢慢可以學。行、住、坐、臥、跪、拜、睡、滾是禪宗的七大樁功,最容易發現的是站樁功。
如果各位有機會到少林寺去看,僧人作早晚課的殿的地下都是兩個洞,兩個洞的。因為他作早晚課的時候這時站樁。他的重量都垂到兩個腳的上面,兩個腳的重量就沈到地下去,日子一久,日久功深,這個地下就兩個洞,兩個洞的。這一種站樁現在大陸也有很多人學的。有人問我,師父我學靜坐,有的人教我這個手在上邊,有的師父教我這個手在上邊,有的人教我這個腳在上邊,我搞糊塗了,到底那個腳在上面,那個手在上面?那一個比較好?
現在我們給各位一個簡單的解釋。因為日本的禪宗傳到紐西蘭已經有二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,好多人學的都是日本的禪坐。日本人認為佛是一個聖人,我是一個凡夫,我不可以也不能學佛的姿態,佛是左腳在下,右腳在上邊的,釋迦牟尼佛打坐的姿態是這樣的,你可以看任何的佛相都可以觀察到佛的姿態。但是日本人講我不敢和佛一樣的姿勢,因為我是凡夫,我和他反的好了。所以他就變成這樣。但是我們中國人認為,我就是要學佛,佛用什麼姿勢,我就應該用什麼姿勢。因為佛是左腳在下,右腳在上,我應該學佛的姿勢去坐。
我們中國人認為這種思想是對的,因為我們不是要學佛嗎?佛用這樣的姿勢,我應該用這樣的姿勢。
講到手,有的人講,到底那一個在上邊呢?這裡有兩種手印,好多人都聽到佛教裡邊有幾種高級的功,什麼〈大手印〉、〈大圓滿〉、時輪金剛。再講個常識給你們知道,黃教的最大的法叫時輪金剛〈大威德〉;紅教最大的法叫〈大圓滿〉;白教最高的法叫〈大手印〉;花教最高的法叫〈大中道〉。手印有四種,他講的〈大手印〉,不是我們講的這個手印。你全身就都是一個手印,但是你的手可以玩你的手印,你要學也可以,不過我學的是三十六個手印,有的很容易學,有的就比較難。
像我們打坐用的這種,就是右手在左手上面,這叫“三昧定印”,是釋迦牟尼佛用的打坐的姿勢。但另一種叫“彌陀印”,就是我們修西方淨土人所用的一個手印。另最流行的叫準提印,準提印是這樣,但是還一種就比較難了像三寶印,這種不學都沒關係。任何的腳在上面或者在下面,因為打坐最先要克服的就是你的兩個腿,因為它會麻、酸、疼。到麻、酸、疼的時候,我們怎麼樣處理他,用什麼方法來解除他的麻木。
下面我們會講,有各種方法,但是最普通的方法就是換腿,左邊、右邊你可以換,可以改變你的姿勢來減除麻木。但是古時作和尚是不容易呀!有四個學校,高級學府,就是金山、高旻、天童、天寧。如果你進到金山,像我們這樣,不敢去了。就是學密宗有一派,你三十五歲才來修,他說遲了遲了。到四十幾歲不收了。就是我們五祖見四祖的時候,四祖講你年紀太大了,轉一轉再來吧!你八十歲了還來學什麼。有一天有一個小孩來拜師父學道,那四祖講,這麼個年青的小孩來學幹什麼,太小了嘛!他就講,我年紀大的時候你嫌我年紀大,叫我轉一轉,我現在來了,你又講太早。
﹁金山的腿子,高旻的香。﹂什麼叫金山的腿子?你到金山寺去,只給你兩尺半的寬,而且雙盤不能換腳,除非這一支香完了,開靜了,行香的時候,你才能放腿子。他怎麼講呢!你一換一動,隔壁的人給你搞得,影響隔壁的人,所以你怎麼疼都要忍下來。經過這一關是不容易。
所以高旻寺的來果和尚發出慈悲心,我不要這個規則。我是高旻的香,以前沒有看鐘的,是點一支香,這香從頭到尾,那就下課了。他的香很長呀!但是他允許你雙盤、單盤、自然盤,再不行你站在那也可以,再不行你跪在那也可以,只要你在這裡學就可以了。
所以有一種叫“銅頭”,什麼叫“銅頭”,怎麼冷,怎麼落雪不可以戴帽子的。為什麼要這樣?就是你走到街上上的時候,人看到你是剃除鬚髮的,知道你是一位出家人。不給你戴帽子,你戴帽子人家不知道你是出家人,你就隨便放肆了。因為下雪不給你戴帽子,人家就知道你是法師、出家人不敢東張西望的,這個叫“銅頭”。
還有一種叫“鐵腳”,下雪不給你穿襪子的。都是穿那鞋有一個洞,一個洞的,叫“羅漢鞋”。你起身的時候,先摸一摸你的頭,呀!我是一個剃除鬚髮修行的人,我現在一起身要知道我要修行。再一看我那個鞋子一個洞,一個洞羅漢腳。哦!四大皆空,提醒我,下來走一步都是空的,不要執著。
所以去到這四大高等學府的人,經過嚴格的訓練,你還沒有畢業,其他全國的寺院,都寫聘請書,要求你去那邊幫他們,或者做“住持”,或者作“維那”,或者當家的高級“執事”。
那麼在坐的時候,最緊要的要防風寒。所以為什麼要把衣服做得這麼大呢?就是把它包起來。有的做得很大,把這腿包起來。講一個常識,有的人不知道,以為這可能是佛教和尚的衣服。不是呀!這是我們最標準的中國人的衣服,唐朝、宋朝的時候,中國人就是穿這種衣服的。沒有扣子的,日本人學去的叫“和服”。
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的裝會改變呢?一直到清朝人入關,管制我們漢人之後,清朝皇帝把我們改作幾種,男人要打辮子,要穿旗袍馬掛。現在女太太知道什麼是旗袍。旗袍不是我們中國人的,是旗人、滿洲人的衣服。你們要穿旗服,但是特別放鬆他的戒律,和尚、道士不要改裝,照你們漢人的衣服,所以和尚、道士維持這個衣服下來了。
在以前一個時期有中國大陸的﹁佛教總會﹂開會,這個多麻煩的衣服,把它取消好了。誰反對?虛雲和尚反對。不行!我們中國人的佛教一定要保持這個服裝,否則我們學日本人,你走在街上,那個人知道你是和尚,你是出家人。日本和尚出家是穿西裝的,也不是剃頭的,而且也是有家庭有小孩的。但是日本和尚有他的特色,他日本和尚所穿的僧服到世界每一個國家,他往那裡一站,你立刻看到,哦!這是日本佛教。韓國佛教往那裡一站,人家就知道,哦!這是韓國佛教。
但是中國人不是,跟風呀!人家講黃色好,我們中國人各各都穿起黃色來。往那裡一站,人家搞不清楚,到底是越南人、中國人或者泰國人?搞不清楚了。還有蔣總統千辛萬苦問日本人把玄奘法師的舍利要回來,日本人送來,在日月潭起了一個叫慈恩寺,來紀念玄奘法師,但是請一個法師去,總統去的時候,那位法師穿了泰國小乘和尚穿的一塊布包在身上的,總統就覺得奇怪了,是什麼和尚呢?我們是不是中國廟呢?幹什麼請來一個泰國和尚呢!其實他不知道,這個和尚跟人家學泰國和尚去了。
還有,後邊叫涵碧樓,總統住在那裡。到早晨,暮鼓晨鐘,為什麼要暮鼓晨鐘呢?驚醒世界上的夢中人呀!喚醒世界上的名利客。最有名的一首詩:“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;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”總統很精,你打一下他數一下,「南無清涼山,金色界,大智文殊師利菩薩」噹一下。總統講不行、不行,叫佛教會長來,這和尚不會打鐘,打錯了。我數到一百下,不是一百零八下。不對不對!這個法師打妄想忘記了,不是一百零八下。要十八下快,十八下慢,早晨是先快後慢,晚上是先慢後快,要一個也不多,一個也不能少。總統都知道了,你這個打得不對。
最重要的是你的兩個膝蓋不要受風寒,不要有風,有寒,而且腦後不要受風寒。這三個地方你不要用什麼冷氣機、電風扇對住它,轉動可以,不要直接去吹他。而且我們中國人最留心的,是婦女們生小孩,最緊要的不能受風寒。但是好多年青人不知道,他們貪涼快,有時睡在地下,有時拿風扇、冷氣對準自己吹,風寒進到你的身體裡邊,不是即刻生病的。
佛教講一個因一個果,有時因果是同時的,有時因果是前後的,但是因果好慢哦!你受了風寒的因,不會馬上發出來的,三十五歲之前人欺病,你有病,我都不用怕,你有病,我都克服你,但是三十五歲之後,病就欺人了。你的風溼就發出來了,外國人講就是關節炎。發現出來的時候,你以為是現在生的,不是呀!是你五年前、六年前種下的因呀!
如果這個風寒入到你的皮膚那還容易,入到你的筋就難一點,入到你的骨更加難了。入到你的骨,醫生都要唉呀!沒辦法醫,對不起!有沒有辦法醫?可以!只有坐禪功夫深厚的人可以幫你醫。但是普通醫生吃葯就沒辦法醫,因為這兩個地方的風寒一進去,就很難趕得出來。所以一定要腿不要給他受風寒,所以好多人都包著毛巾,這是一個好方法。
可能有的人要問,師父你佛教講是修心的嘛,就是我這個心修得好就可以了嘛,幹什麼要搞這麼辛苦的姿勢來坐呢。但是你要知道,偉大的人是不同平常的人的。平常的人所用的姿勢在偉大的佛陀是不用你這種姿勢,好像我們坐在沙發上很好嘛,安靜安靜的。那麼這個流汗呢?有時衣服穿得多流汗,因為外面很冷,房子內很熱流汗,有汗自己乾。
但是你不要說這個很熱,趕快把衣服去掉吧!還有你不可以即刻去沖涼,練武功的人就知道,或者你練太極拳,你練了很熱,即刻沖涼,不可以的。如果有汗,你可以用毛巾把他擦乾,不要即刻去沖涼,這種是我們要注意的。除了這個注意之外,我們可以詳細的講,就先講這個頭了,這個頭當然要以正者為好,叫“頂懸”。
如果你學過太極拳你就知道,他要求的第一個條件就是“頂懸”,就是等於有一條線,把你的頭懸起來一樣。眼呢?要垂簾眼,如果你的眼完全打開,看到外邊的好多東西,你的心就受影響,完全閉起來好容易睡覺。他教你的就是有一點光線,但是看得不遠,叫“垂簾”。但是也可以完全閉起來。因為剛剛學的人垂簾比較難做一點。這個舌頭要抵上顎,這是一個規則。
但是,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抵上顎。在運動裡邊,太極拳是要求你舌抵上顎,所以太極拳運動的人,他運動之後不要吃茶的。其他的運動,你運動之後好口乾要吃茶。但是太極拳的人不要飲水,因為他的舌頭抵到上顎去,上顎有一種唾液即口水,口水流下來。但是這種口水,你不要像吐痰一樣,把它吐了算了,吐了你就蹧蹋了。這是最有營養的東西,如果你吞到胃裡去幫你的胃消化。
現代人講營養,有的人發明好營養的東西,叫“蜂泌素”︵蜂膠︶,就是拿蜂的口水來做的。你要花這麼多錢去買,不如自己練的好。所以緊身的衣服,好多叫身體緊張的,都可以用鬆的衣服、腰帶。這個呼吸是用鼻的。我們剛剛開始是用鼻呼鼻吸。肩、胸要放鬆,脊骨要直,但是都不是勉強,都是自然而產生的。因為我們人的脊骨天生不是直的,是彎的。解剖的方面來講不是直的,但是我們練習坐禪到一個時期,你不想它直都不可能,它自然就給你挺直了。
因為一個人的腰直不直是根據他腎臟的功能強壯不強壯,如果腎臟的功能一減弱的時候,因為腎是通於人的耳朵,耳朵的聽覺不靈敏,就知道你的腎機能差了。腎臟的機能差了,人的腰就駝下來了。所以年紀大的人,看他的腰會漸漸的駝下來,他不會直的。因為你打坐的時候,你腎臟的機能很容易恢復,一恢復它就把你的腰拖直了。等於我們的手,最初是這樣的(持平等印,二姆指是平的),你打得好的時候,他自然就會變成這樣(二姆指會往上)。
我們打個比喻,就像稻穗,在黑夜的時候,它會垂下來,但是在白天有陽光的時候,它自然會直起來的道理,就是來形容打坐的時候,是自然會結成這個姿勢。舌抵上顎也是,你不舌抵上顎也可以,但你打坐到一個地步的時候,他自然就舌抵上顎那裡去了。總結來說,端身正坐、全身放鬆,就是最標準的金字塔,三角形的金字塔。講端身正坐就是一個正字。
有一個先生學寫字、學書法,學了好多年都覺得還沒有入門,他去請教和尚的書法家弘一律師,是當代的﹁律宗﹂祖師。我們稱他為﹁律宗﹂的祖師,他的興趣是多方面的。在他沒有做和尚的時候是多方面的,到他做和尚的時候,把所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都送給人家。再講一句,就是最親愛的太太要求和他見一面都不見,就是這樣看一看就走了,一點都不理睬。
但是有一個他沒有放棄,就是書法,其他都放棄了。很多人送他東西,他從來不表示歡喜的,但是有一天有一個人送他一個東西,他歡喜了。寫字畫畫的人,有一個歡喜的東西,就是印泥。把一個圖章,印在那畫上面。所以你講,我這個畫是唐朝的、是宋朝的、清朝的,你騙中國人可以騙到,但是你騙外國人騙不到,他有儀器來測試。來檢驗你這個印章是不是清朝的印章。
為什麼他能知道呢?現代人用的印章、印泥是化學的。但是在古代不是用化學的,都是用真正的寶石磨成的,顏料都是寶石磨成的。所以你對外國人講這畫是宋朝的,沒有關係,你讓我檢查一下。哦!這個印泥是寶石磨成的,這個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但是這個印泥印下去,再打在第二個地方要很清楚。這個居士說,這是用西湖藕的絲做成的印泥的棉花。它那個印泥打上去的時候,這個絲它不會沾上這棉花。弘一法師歡喜了。
這居士請教弘一大師怎麼樣可以使書法寫得好呢?弘一法師講:﹁你是不是真要學好這書法呢?﹂他說:﹁是啊!﹂﹁好!你先把這﹃一﹄畫寫平。﹂如果你學書平王羲之就幫不上了,王羲之每一畫都是斜上或斜下的不是平的。他要你把這個線先寫直,一畫寫平他說要多少時?他說你先寫一年吧!
中國人以前學東西不容易呀!你跟張大千學畫,畫一個樹的樣子給你,回去練,練五百次,五百張呀!要寫五百次。寫、寫、寫、寫了一年了,去見師父。師父我這一劃寫平了。師父講:﹁好!你再把這一豎寫直他。﹂一豎也寫一年,寫、寫,師父這個寫好了,很直呀!弘一大師就講:﹁橫平豎直,書道成矣!﹂其他的別學了,你成功了。
所以這個正字是很難,所以打坐一定要學好這個正確的姿勢。這是外表正,像個金字塔,但是內邊呢?要“鬆”,要全身放鬆,全身鬆透了。從正確的姿勢進步到鬆透,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。講到這個鬆字,再講一個興趣的事。台灣的人都知道的,“五絕老人”,太極拳家鄭曼青老人家,他和徒弟講,我二十年來學一個字還沒學好。他的徒弟個個都奇怪起來了。師父那一個字還沒學好?就是一個鬆字。
太極拳是講要全身放鬆,好多人不肯這樣做。要從頭一路鬆、鬆、鬆,鬆到腳跟,然後才學發勁,如果不是這樣,你的發勁不是從腳跟發出來的,你的成就不會大。但是好多人學了一半,就想學發勁了,但是他還沒有鬆透。所以他講:﹁我二十年學這個鬆字。﹂為什麼佛的這種姿勢是令我們人來恭敬他呢?佛教所用的思考的方法是身心放鬆、面呈微笑、跏趺端坐、雙手疊掌。這是我們東方人思考一件事,或思考一個問題所用的姿勢。
但是外國人不同,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羅丹,他所雕塑出來的The Thinker沈思圖,怎麼的面呈苦相、拖腮沈思、肌肉緊張、雙腿中提、全身傾側。我剛剛回到家裡一看羅丹的沈思圖,外國人的沈思圖是這樣的,全身很緊張,一個人很苦惱想一個問題。但是我們中國人不是,很安祥的想一個問題。所以你這樣一比較,你就知道你要學那一種呢?你應該學那一種比較好呢?我們一定說我選擇東方的姿勢。我們將來要請兩位人做班長,一位是男的,一位是女的,去觀看,或者用手來測你的姿勢正不正確,因為只是這樣看,我可以看你的姿勢,但是你正不正呢?有時要用手來測你。
女班長負責測女的,男班長負責測男的。在中國人的禪堂裡叫監香、觀察。有八種情形可以打你香板的,就是身體前扑後仰的、東搖西晃的。這種姿勢他就可以打你。但是現在我們可以不用這種,這種打法在現在西方這種地方,是不適用這種的。所以因為好多人有興趣來學這種,這是最寶貴的技能skill或technique。這是人類最寶貴的技能,所以佛教在紐西蘭是前途無限的,他們外國人已經先走了,我們現在要積極追上去。
靜坐入門(二)
我們繼續講解靜坐須要知道的各方面的基本知識。這幾天氣候的變化比較大,附帶的講一下,就是我們在打坐的時候,或者大風大雨打雷、閃電的時候就不要靜坐。
因為天有六種不正常的氣候,就是我們講的風、寒、暑、燥、溼、熱。人有七情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。因為我們打坐的時候身體裡邊會產生一種靜電,因為在有雷有閃電的時候,天空也有一種電,有時會影響到我們。所以我們在那時候避免去打坐,就是這個意思。
現在我們講坐的地方。就是我們普通人講闢一個靜室。我們修行有兩種,一種是集體修行,好像我們現在大家一起叫集體修行。還有一種就是個人的修行。因為我們在集體裡面學,我們每天都要去練習它,練習它的時候都是在每個人的家裡。每個人的家裡就變成個人修行了,但是有時全家人也可以在一起修行的。
我到這裡來覺得我們的福氣很好,每一個家庭裡邊都有佛堂,都有靜室。在我們香港這樣的條件是很難有的,每個人的家庭都很小。什麼廚房、會客廳、起居室、飯廳都是一起的,你根本就沒有一個地方給你做靜室。那麼方向呢?我們中國人最注重方向,就是風水。那麼打坐要不要注重方向呢?還是有的。我們中國人最好的方向就是坐北向南,所以人要找向南的房子。但是中國人真正坐北向南的房子,就是用羅盤來校正的時候,就是正的“子午線”,普通一般的風水老師他不會給你拉正子午線的,因為每個人的福德可能不夠,他不可能給你用這種方向。只有兩個地方是用真的子午線,一個就是佛殿,一個就是皇宮。
那麼修淨土宗的人他們是主張坐必向西,因為他是建設阿彌陀佛在西方的,他發願我將來要到西方去,所以他坐的都向西。但是做瑜珈運動的人,他一起身要向東做他的方向,因為他認為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,我對著東方先做「唵」這個動作的時候,可以對著太陽昇起吸收到我的人體裡面來。當然一個人在太陽還沒起身的時候,我們起身是最好的了。因為當太陽還沒有照射到大地之前,宇宙會放射一種我們叫“紫外光”,射到地面上來。在這時如果我們做各種的運動,或者呼吸就有紫外光照到我們身體上。但是太陽一出來,這個紫外光就沒有了。
所以有很多太太們用一種叫紫外光燈去幫助,但是天然的紫外光是好過用燈的。頭先我們講,中國人是歡喜向南,但是照武術家或者是靜坐的人都認為向北是最好的。為什麼向北最好呢?因為磁場在北方,所以向北的時候比較感應,反應比較快。
所以禪宗裡邊有句話“面南觀北斗”。方向之外有坐具,就是我們底下舖一個海棉的就是坐具。我們不要坐在有潮溼的地方,而且要有cushion的,就是叫我們身體不感覺得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。我們坐的時候要覺得很舒服才可以,因為普通人你要求他雙盤很難做到,因為開始學的時候,不一定要做這個姿勢。而西方人更加困難了,因為他的習慣是坐在沙發上面。有的人主張後邊高一點,前面低一點,就是臀部這裡用一個墊子墊高一點,這有什麼作用呢?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脊骨和腰部容易直,第二個幫助,就是我們腿就不容易疼、麻、酸。
那麼這個高度應該要多高,當然尺寸有好多種尺寸,我們外國人有公尺,香港人用英呎,但是我們中國人這個尺很多種。唐朝的、清朝的尺都不同。好像我們聽到有人講這個人有一丈六尺高,其實他的尺和我們的不同,不是他真正有我們現在的一丈六尺高。我們中國人呢?如果他是作木工的師傅,他們用的是魯班尺,這就是三百六十行木工師父叫魯班。但是看風水又是另外一種尺,你做陰宅用的尺叫“丁蘭尺”。作醫生的叫“銅人尺”,銅人尺不是有一個尺的標準,而是根據我們人的身體做標準,以我們中指這裡做一寸的銅人尺來量我們的身體,決定你的穴道在什麼地方。
因為佛教是用的“三脈四輪”,我們中國人用的是“奇經八脈”。那麼佛教裡的三脈,中間那一條脈叫“中脈”,中脈打開的人,我們才承認他是一個見性的人,如果中脈沒有打開的人,他講我見性了,那是一個講法,不是真正的見性。中脈建立他的位置,就是用我們四個手指來量他的,就是從我們頭髮這裡量到這裡(八個手指寬的位置),這裡是中脈的開端。
每一個佛像在他的兩眼當中都有一個圓圈,這個叫“第三眼”。台灣很流行的天道給你點玄關,一點,其實點玄關不是說一點就可以成佛或者怎麼樣,不過告訴你這是一個修行的部位。你修行可以從這裡開始,不是講一點就可以升天啦!中脈的底就是你的肚臍的下邊,就是四個指到這裡下邊。這是底,中脈的位置是這樣建立的。
所以就主張你後邊墊高,根據你四個手指的高,就是一個標準。你不這樣子也可以,只是一種提議,前低後高。在﹁天台宗﹂有二十五方便,因為其他是屬於宗教方面的多,屬於身體方面的,時常聽到的有:調五事。調就是把它做得很適當叫“調”。我們做飯、做菜要調五味,就是過鹹也不好,過淡也不好,這個叫調。
我們有調飲食、調睡眠、調呼吸、調心、調身。這五調,所有的調我們都主張採取中道的。有的人叫人一學,你就不要睡覺,一天到晚坐在這裡,有的人是這樣子的。但是這是過頭了,對人的身體不一定好。
所以釋迦牟尼佛靜坐的時候,本來他學苦行不睡覺、不吃飯,後來他知道這個錯了。所以佛教是不主張苦行的,苦行的時候對身體會產生一種緊張的壓力,你反而會放開你的修行,所以就回憶到在做王子的時候,宮女們有唱一首歌,就是這個弦不能調的太緊,調的太緊弦會斷,太鬆這弦奏出來的調子和你唱出來的調子就不能配合了。所以要也不鬆也不緊。
我們現在講這五種是採取中道的。先講調飲食,飲食的時間,各種眾生都不同的。講天,天就是指神仙天人是一種神明,因為天可以來做人。釋迦牟尼佛選了印度摩耶夫人做他的媽媽來做人。耶穌也是一個天人,他選了猶太人瑪麗亞做他的媽媽來做人。
天可以做人,但是人是中午吃飯的,所以你過了午時就不要上供了。過了午時就是十一點到一點,你不要供佛了,佛是不再用飲食的,有的人也學他叫過午不食。動物應該是下午吃東西的,鬼是晚上吃東西的。吃東西除了有時間還有次數,普通人都是吃三餐。我們小時候環境比較差,三餐只有一餐是吃飯的,兩餐是吃粥。還有的地方在經濟條件差的地方一天吃兩次的。
外國人有tea time,早上九點鐘吃一下,下午三點鐘又吃一下,那就一天吃五次了。香港人還有個宵夜晚上十一、二點鐘還要吃一次,那變成一天要吃六次了。但是吃飯的次數應該要多少次,這是一個習慣。有的人講可能吃一次身體會不好吧!其實不是。身體最好的斯巴達戰士專門打仗的,我們讀歷史,他是一天吃一頓的。但是他打仗很有名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