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淨界法師:靜坐念佛五點記數法
我們今天選擇了淨土的念佛法門,我們的修學重點就是:「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」。那麼,應該怎麼修學,才能夠「一心歸阿命極樂世界彌陀佛」呢?天親菩薩開出了五個法門,就是:禮拜、讚歎、作願、觀察、迴向。透過這五個法門,來改變我們心中的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,跟阿彌陀佛廣大功德感應道交,達到所謂一心歸命的目的。
這五個法門的修學次第有三個,首先我們看:
第一個、成就「禪定」的功德
你在念佛的時候,剛開始要先成就禪定,先成就奢摩他的功德。我們看印光大師的開示:
《楞嚴經》大勢至菩薩說: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」念佛時,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,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,耳中要聽得清清楚楚,意舌耳三根,一一攝於佛號,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,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,身也不會懶惰懈怠,名為都攝六根。都攝六根而念,雖不能全無妄念,較彼不攝者,則心中清淨多矣,故名淨念。淨念若能常常相繼,無有間斷,自可心歸一處,淺之則得一心,深之則得三昧。
─印光大師─
在淨土宗的傳承當中,印光大師的念佛方法,在攝心方面,他提出了很多很多重要的經驗,留給我們後人一個寶貴的指導。特別在念佛方面,他以: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」,來當作念佛的攝心方便。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:
在《楞嚴經‧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中講到,要怎樣達到念佛三昧呢?這當中有二個方法:
第一個,要「都攝六根」:這個「都攝六根」是一種破惡方法。就是你念佛,你要是眼睛東張西望,你這個佛號會念不好;因為你一方面念佛、一方面向外攀緣打妄想,妄想是熟境界,佛號是生疏的境界,這樣佛號就會被妄想所破壞。所以念佛的人,一定要把六根、向外攀緣的這個六根,把它都攝--收攝起來。
第二個,收攝六根之後,當然不能落入空亡,應該有所放下、有所提起。提起什麼呢?「淨念相繼」。就在你都攝六根的寂靜心中,把你所歸依的境界──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…在心中清楚分明的顯現出來。這就是一方面「都攝六根」,一方面讓佛號「淨念相繼」。
這樣的念佛方法,能夠得到「三摩地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三昧」;這是成就三摩地的方便當中,最為殊勝的方法。當然成就三摩地的方法很多,但是以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是最為契理契機。印光大師所提倡的念佛方法,就是以這個觀念開展出來的,我們再看看印祖的這個思想:
┌一、專注力─「都攝六根」─ 一句阿彌陀佛念誦聽
│
└二、相續力─「淨念相繼」─ 十句成片三三四
我們講到「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」,是整個修淨土的重點,在修「一心歸命」的次第,是先成就「止」。要成就「止」,必須有二個方便:第一個是「專注力」,心於所緣專一安住;第二個是「相續力」,心於所緣相續安住;對於這個佛號要產生專注力和相續力;其實,「專注力」就是「都攝六根」,「相續力」就是「淨念相繼」。剛開始先偏重「點狀」的專注。怎麼專注呢?「一句阿彌陀佛:念、誦、聽!」。
也就是說:我們這個佛號在操作的過程當中,有三個重要的次第:
第一個是「念」:
這個「念」就是「念從心起」。有些人念佛的時候,心裡面打妄想,口念阿彌陀佛心散亂,這樣就不能構成所謂的「念」,因為你這個佛號是從嘴巴生起的,當然就不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。你這個佛號的「念」,是從嘴巴生起,沒有從你內心的根源生起,是不對的。所以你每一句佛號,都要從你內心深處對阿彌陀佛的一種歸依,念出你的佛號,這是第一個重點。
第二個是「誦」:
這個「誦」就是「聲從口出」。念佛時,你的嘴巴要加以振動,創造一個「聲相」。既然你以阿彌陀佛的聲音為所緣境,那你不創造聲音,你以什麼為所緣境呢?所以在「念」的時候沒有聲相,透過「誦」,你可能是大聲、或者小聲,透過嘴巴的讀誦,來創造一個聲相。
第三個是「聽」:
這個「聽」就是「音從耳入」。你要把你自己所創造的聲相,再聽回去,你很清楚的聽到你自己佛號的聲音。
當這句佛號能夠:「念從心起、聲從口出、音從耳入」字字清楚,你的心已經對佛號產生專注力了。在這裡,我們從一些老法師的佛七開示當中,有二個經驗要注意。就是你在修專注力的時候,專注的在聽佛號時,有二個重點:
一、你要聽你自己的聲音。
好比你今天來打佛七,有三百多個人參加佛七,每一個人都創造一個佛號,哪一個佛號是我的所緣境呢?「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」。因為你聽別人的聲音,你的心是--心隨境轉,愈聽愈散亂。所以大家要知道:別人的聲音,當然我們也不要排斥,它是一個助緣;但是虛空當中有三百多個佛號,你只能夠以你自己的聲音為所緣境,不管你自己的聲音是多麼的小聲。因為:
你聽你自己的聲音,你的心才能夠慢慢的專注,而趨向於寂靜。
如果你聽別人的聲音,你的心是向外攀緣,那愈聽是愈散亂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,你心中的所緣境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聲相,這才是你的所緣境。這是第一個重點。
二、你要聽當下的音聲。
很多人念佛啊,會回憶前一個佛號-- --誒,我前一個佛號念得很好…這是打妄想,你已經忘失所緣境了。就是說:不管你前面的佛號念得好,或是念得不好,過去就讓它過去,你也不要去憶念、去臆測,哪一句佛號得到三昧…也不要臆測未來。不要回憶過去,也不要臆測未來,怎麼辦呢?「你要活在當下!」你的每一句佛號,都是聽當下、當下…聽當下的音聲。就是在時間上,以當下的佛號為所緣境,過去的就讓它過去,未來還沒生起的,不要作任何推測,安住在當下的佛號。
我們修「專注力」的二個重點:聽你自己的聲音、聽當下的聲音!
進一步,我們必須把這個「專注」,擴大成「片狀」的相續。印祖說:這個片狀的相續,我們可以一種循環的方式,就是以十句的佛號,為一個片段。把這十句佛號分成「三、三、四」三段來念,就是: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」──三三四。
印光大師提出這個「三三四」的念法,這樣的念佛,有二個特點:
一、能夠調和氣息,有利於健康。
意思是說:你適當的停頓,能夠作一些換氣。念佛,這個調氣也很重要,你不要一直念,念到最後氣都沒有了;氣都沒有了,你就沒有辦法念佛了。因為你沒有氣,你就沒有辦法創造聲相;沒有聲相,你就可能失掉所緣境。你說你要歸依阿彌陀佛,那誰代表阿彌陀佛呢?就是「聲音」。你自己已經不能創造聲音的時候,你就沒有辦法專注在佛號上。所以這個地方,你要善於調和你的氣息,這是很重要的。
二、「三三四」會形成一個韻調──三三四、三三四、三三四…
這個韻調能夠幫助我們攝心,防止妄想的插入。這就是印光大師的大智慧,以「三三四」十句念佛,來當做我們相續的力量。
這二個,就是我們培養「專注力」跟「相續力」的方法:一個是「念、誦、聽」、一個是「三、三、四」。在整個實際的操作當中,我們可以同時配合五點記數法來進行。
◎靜坐五點記數法:
一、安置地上,令心下沉。
二、所緣行相,清楚分明。
三、寧可少念,不可草率。
四、先依記數,再入圓融。
這五點:是從右到下、到左、到上、到中間,一共有五個點,每一個點都是以「十句佛號」為一個點:三三四;第一個三三四第一點;再移到第二個三三四;乃至於到第五個三三四;所以這一片佛號剛好是「五十聲佛號」。我們也可以把五十聲佛號當作一個片段。
這「五點記數法」,有四個重點要注意:
第一、安置地上,令心下沉:
你的所緣境一定要放在地上。我們修行,調身很重要。我們色身的結構,是由地水火風所成,地水火風的重點是在調這個「火氣」,你的「火氣」調得好,四大就調得好,這個「火氣」要讓它下降,這個「水氣」要讓它上升。問題是火本身是輕,水本身是重,一般人很容易火在上面、水在下面,就上火了。上火,他就去吃退火的藥,結果身體沒有溫度,就畏寒。所以我們這個火氣不要把它消失掉,要把它往下引導,返本歸元。
你看有些人拜佛,拜沒二百拜就滿頭大汗,這就是不會拜佛,因為拜佛的時候,你的腳掌沒有用力,結果你火氣上揚。應該是:「下半身用力,上半身放鬆」。真正的拜佛高手,他不管拜幾百拜,他上半身不流汗的;他是下半身流汗、上半身不流汗。因為他腳掌用力,上半身放鬆--「下實上虛」,像打太極拳一樣。意思就是說,你在修止觀的時候,你一定要把所緣境往下沉,因為你心下沉,你的氣血就往下沉,這樣你才能夠持久,要不然你會容易感到頭痛。
第二、所緣行相,清楚分明。
我們在念佛的時候,你一定要出一點音聲,不能懶惰;因為你不出聲音,你的所觀境變成法塵,變成第六意識所緣境,那你跟這個聽音聲就不相應了。既然是「聽」,它的所緣境就是一個「聲塵」,是一個聲音。那你說你出聲音,一直念、念很大聲就傷氣了,久則傷氣,怎麼辦呢?黃念祖老居士說:你可以用「金剛持」,嘴巴輕輕的振動,但是有微小的聲音。這個地方是說,你一定要把所緣境清楚分明的現前,那當然就是要出聲音,多多少少要出一點聲音。
第三、寧可少念,不可草率。
這個很重要!就是說:你有多少時間,就念多少佛號。你不要為了博取美好的名聲,說:我一天念三萬聲、五萬聲︰你的時間根本只有一個小時,你不可能念那麼多,你就含糊籠統念很多,結果佛號念得亂七八糟,沒有一句佛號是有力量的。
我們一定要知道:「心為業主」,不管你布施、持戒,乃至於修持任何法門,這個法門要產生廣大的力量,一定要透過你的心力──「心強,這個業才是強」。所以,你不要求多,要求你的佛號清楚分明、很真實的現前。你有一個小時,你就念一個小時相應的佛號。
第四、先依記數,再入圓融。
就是你自己要有一個目標。剛開始五點記數,我們先念六片,慢慢再增加到十片,或者增加到二十片。這二十片佛號,大概要念四十分鐘,這是你給自己一個修行的目標。
當我們以「佛號」為所緣境時,有二個重點:
第一個是「信心」:你相信你沒有出離的因緣、相信阿彌陀佛能夠救拔你,這個時候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,生起一心歸命、通身靠倒。
這個地方要注意一點:淨土法門是一種「本尊相應法」,是一種「他力法門」。本尊相應法的重點:不管你是以什麼為本尊,是以阿彌陀佛的身像為本尊、以蓮華為本尊、或者是以阿彌陀佛的音聲為本尊,就是:
你必須相信:你的所緣境就是代表本尊的功德。
比如說:你修文殊菩薩為本尊,你可以觀想本尊的身像,有些人喜歡觀文殊菩薩是一個男人的相狀,有些人認為文殊菩薩應該是一個女人的相狀,觀想女眾的相狀;或者有人說不對,文殊菩薩是一道光明…都有沒關係。佛菩薩的功德,是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」,是沒有障礙的,這個月亮能夠普遍的在一切的水中顯現,重點在於信心。敦珠仁波切說過:「你要相信你的所緣境是一個光明、或是一個男人相、一個女人相…這些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你要相信這就是本尊的化身,才能夠很快的相應!」
換句話說,阿彌陀佛的功德,所謂:阿彌陀佛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,能夠以任何的形式表現出來,都可以。你用台語來念佛也可以,用國語念佛也可以,用英文念佛也可以,這都不是問題,阿彌陀佛有辦法轉換這些變化的因緣;但是,重點你要相信它就是本尊的化身,你要深深的相信!
這個地方就是你要相信:你所憶念的這個聲相,它就代表阿彌陀佛的功德。這個信心是基礎,嚴格來說,你要有信心,你才有資格念佛。
第二個就是「培養念力」:你的專注力跟相續力,是需要長時間不斷的訓練。
春秋時代有春秋五霸,我們平心而論,真正的霸主只有齊桓公,齊桓公相管仲:「九合諸侯,一匡天下」。其他的霸主很勉強稱為霸主,真正能夠統一諸侯,來統理天下的,「齊桓公」才是真正的一代霸主。齊桓公剛開始出道時,他也遇到逆境,在他生命中當中,感到最大的挫折,就是跟魯國一戰。因為齊國是一個大國,後來魯國跟齊國發生了一些糾紛,齊桓公就派鮑叔牙大將軍,領著大軍去討伐魯國,當時的兵力是六比一,六個人打一個人。這個魯國一想:跟大國作戰不能硬拼,要以智慧來取勝。就尋求天下的謀士、有智慧的這些謀士,後來就找到了曹劌(同:曹沬)。
曹劌一看,我們的兵力是一比六,他就在齊國攻擊的時候,他就退--─你第一次打我,我跑給你追;你第二次打我,我又跑給你追;到了第三次,你再打我的時候,曹劌就開始鳴鼓衝鋒,結果一戰就取勝了。
取勝之後,魯國的君主很高興,就問說:「曹劌啊,你是怎麼打勝的啊?」曹劌說:「這個很簡單!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」他說:這個作戰啊,不是看人多的,是靠『氣勢』!
這個「氣勢」它有一個原則就是:剛開始的時候氣勢最旺,「一鼓作氣」,所以齊國剛開始打我的時候,我不能跟他打,因為他氣勢正旺,你怎麼能夠跟他打呢?就算我們氣勢也旺,他氣勢也旺,六比一啊!所以我們就跑給他追。世間的事情,二個東西要相應才能打得起來,第二次的時候,「再而衰」,他的氣勢已經減弱了;到第三次的時候,他的氣勢已經消耗完了;「彼竭我盈」,這時候我是第一次,我的氣勢最旺,「故克之」,我就是這樣打勝的。
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經驗:
其實,念佛跟打仗從某個層次來看,是蠻似的;我們跟妄想打仗也是這樣。諸位要知道,我們跟妄想打仗,不是說你對治三十年你就成功了,不是說你念佛三十年,你就有什麼效果,不一定啊。念佛也是念氣勢!
你不相信,你看初學者:他要能夠掌握住正確的專注力、相續力,他念個半年,效果可能比你念三十年還要好。你念了三十年的佛號,念得亂七八糟啊,完全沒有念出氣勢,完全沒有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,你每一句佛號都是散散亂亂、都是含糊籠統!
所以,我們應該很務實的去面對心中的佛號,不要求多,必須不斷的調整自己的錯誤,讓佛號很清楚的、分明而有力的現前,不斷的訓練自己。你能夠用正確的方法,把心中的佛號建立起來,把這個味道念出來,你的生命就會有所不同了-- --你的佛號具有安定的力量。
我們以前,也經歷過很多所緣境,以財富為所緣境、以地位為所緣境…很多很多追求的境界;但是最後會發覺:唯有這個佛號,才能夠讓你真正的安定下來,讓你在整個變化無常的生命當中,找到一個真實的家。即使你每天只是念半個小時的佛號,但是你對未來的生命,也有一種篤定安穩的感覺;對於世間一切的風風雨雨、得得失失,也容易放得下。
這裡,不是要你佛號念得多,而是必須先把佛號的感覺念出來,那你就要掌握正確的方法。所以,我非常反對有人求數目,把佛號念得亂七八糟,結果他念佛失敗了,他念佛沒有效果。這段文的: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」,就是你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。
選自念佛法要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